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記“2018年度校優秀青年教師” 苑文儀
電子垃圾也可以變廢為寶🧑🦲,通過對電子廢棄物中貴金屬進行回收、有害物質無害化處理以及電子廢棄物政策管理進行研究🥚,比如將電路板中的金🧛🏻♀️、銀⚖️,電池中鈷等重金屬進行回收;將電子廢棄物中稀土金屬如釔、銪通過技術處理進行提取,實現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回收的金屬不僅有利於環保🧞♂️,還能實現“從商品到商品”的良性循環🧑🏿⚖️。我校電子廢棄物研究中心的苑文儀老師就是從事著這樣一份研究工作🦨😊。
盡快完成角色轉化
苑文儀老師2012年6月博士畢業,同年選調至吉林省省直機關工作😯。通過一年的公務員工作錘煉,他做出重要的抉擇🔇,重新選擇了自己熟悉的科研工作。剛到學校時8️⃣,很多老師問他為什麽放棄公務員工作,他的回答是通過嘗試不同的工作,能夠幫助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份工作,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2013年9月😢,苑文儀老師入職電子廢棄物研究中心從事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及無害化處理技術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
腳踏實地投入科研
入校以後,苑文儀老師不斷調整科研思路,註重理論基礎研究的同時,加強理論研究成果向實際產業化轉化💁♂️🙇🏿♂️,理論與實際並重。在理論研究方面,他不斷深入研究電子廢棄物無害化及資源化技術機理🧏,先後獲得國家自然青年科學基金和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在產學研方面,積極與電子廢棄物處理企業溝通🦸🏻♀️,並去企業拆解第一線🏋🏼♀️,了解處理企業在技術、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掌握處理企業實際需求🥏,然後帶著問題返回到實驗室🧑🏻🦱,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研發工作。針對廢熒光燈管中含汞熒光粉及廢顯示器錐玻璃分別開展無害化技術研發🙎🏻♀️,其中含汞熒光粉真空蒸餾技術與上海某電子廢棄物處理企業聯合開發,並獲得了上海市聯盟計劃項目資助🤙,廢顯示器錐玻璃提鉛技術獲得河北某企業橫向項目資助🗝,進行產業化中試🧑🏼🔧。
積極參與團隊建設 協同研發重點和難點
科研團隊建設是科研和教學工作之基礎。苑文儀老師聯合中心其他老師,重點從事團隊組建工作,將中心從戰略發展層面分為政策法規、生命周期管理、資源化技術🏵、工藝裝備以及綠色設計與再製造等五個研究方向,分為圍繞國內外電子廢棄物政策法規及管理研究、全生命周期環境與經濟分析、資源化處理技術👨🏽🚒🫲🏻、成套工藝裝備以及綠色設計與再製造開展團隊組建🏌️。苑文儀老師負責通過中心開放開發基金形式🔫,匯聚全國範圍內在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領域專家學者🐻🧑🏼🦰,針對電子廢棄物研究領域的重點和難點開展協同研發,使校外研發力量為中心發展所用。通過協同合作,目前科研團隊中已聯合大約150名校外研發人員🧑🏻🍼。
實踐融入教學 將課堂搬進企業
苑文儀老師將電子廢棄物處理領域理論知識和產業實踐相結合㊙️,課堂授課過程中不僅註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加註重實踐知識的講解,在實踐案例中將理論知識融入其中,便於學生消化吸收,也將國內外最新的政策法規、技術研究、發展趨勢等新動態、新思路引入課題。電子廢棄物處理企業成為學生第二課堂📴,苑文儀老師帶領研究生前往處理企業進行現場觀摩學習👨🏻🏫🧭,將課堂搬進企業🧢🚣🏼♂️,讓學生更加貼近實際👨🏻🦰,避免紙上談兵。利用暑假期間,他還帶領研究生前往我國電子廢棄物處理知名企業進行暑期企業實踐,更加深入了解我國該行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實際問題。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