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練就寶貴技能, 匠心構築強國夢想 “一金一銅” 是怎麽煉成的
梁俊, 高等職業技術 (國際)學院中美合作專業 18 網絡 01 班學習委員,曾先後獲得校一等獎學金🍝、 上海市第八屆星光計劃大賽三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 “網站設計與開發” 賽項金牌。
圖書館裏的守望者“記得當時我們拍集體照時, 需要書做道具🩸🔯, 問同學們誰包裏有書, 大家不約而同指向了梁俊, 他的書包鼓鼓的、 沉甸甸的,全部是書。他每天都這樣背著☸️🧎♂️,方便去圖書館學習。這個習慣一直到現在都保持著🛝🏺, 日復一日🟠, 風雨無阻。” 梁俊的輔導員馬爽如是說🚾。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語描述梁俊的特質😪, 那就是自律🔽, 他的外號是 “圖書館守望者” 。我曾問過梁俊🏑🥭, 你為什麽可以每天都那麽規律地出現在圖書館,而且一學就是一整天。他告訴我👿: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如果不想在考試前抓耳撓腮🫅🏿, 就得從平時開始做準備。自從那天, 我一有空就去圖書館找梁俊一起學習。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身上有種正能量,能夠感染像我一樣在他身邊的朋友,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更加優秀的自己。” 梁俊的好友畢業同學如是說。
中美合作專業全英文的教學方式以及梁俊好學的特質,為梁俊的英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指導教師熊小華說: “在日常學習工作中, 他會將手機、 電腦等系統設置成英文, 主動使用以英語為載體的文章及視頻🧅↗️, 主動創造一個英文的學習環境。在課余時間🦡,他主動接觸了解國外最新技術文章, 這令他英語的書面閱讀及口語聽力大幅提升🏋🏽♂️, 也使得他在比賽中無需使用翻譯軟件⛹🏽, 能夠直接無障礙地閱讀及理解比賽的賽題,避免了翻譯軟件對於專業詞匯翻譯不精確而導致的歧義。”
所謂人生開掛, 不過是厚積薄發回想一年前的上海市選拔賽,梁俊以第五名三等獎的成績入選上海集訓隊, 在第 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上海選手培養基地 (網站設計與開發項目) 技術支持單位上海信息技術學校開始了長達一年的訓練。集訓隊5 進 3選拔賽上, 他需要每天在集訓基地參加高強度的訓練。但受到疫情影響, 基地無法安排住宿, 所以他只能每天用 4 個小時🥓, 在家與集訓隊之間來回🤹🏻♀️, 6 點起床👱🏿♂️, 23 點到家。
這樣的作息一直持續到集訓隊的 3 進 2選拔賽🤛🏻, 選拔賽上梁俊遇到了兩位分別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海事大學的選手🧛🏿。 他們的實力和名校背景給他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之前多次選拔賽的經驗已經讓他擁有了不錯的抗壓能力🧘🏼。最後比賽過程中, 憑借著長時間的技術積累, 梁俊位列第一, 成功作為上海市代表團的主選手🫥, 與備選選手一起為即將到來的國賽進行訓練🧙🏽。為了確保萬無一失🙇🏽♂️, 在赴廣州比賽期間🌉, 他在晚上還會和教練一起模擬比賽的真實場景。
由於完全沒有參加過這樣的大型賽事,賽前幾天緊張的心態令他無法平穩入睡🎶。他說🧑🏽🚴♂️: “憑借著訓練期間我所積累下來的技術能力👨🏽✈️,再加上賽場上的緊迫感給我帶來的專註, 令我在比賽中超常發揮👷🏻♂️🙏🏻, 提前一個小時, 完成了賽題。這使我對於比賽的心態越發平穩, 越比越自信” ⛏。
站在領獎臺上的梁俊看著歡呼雀躍的人群, 心中其實無比的平靜💨。因為他知道,這僅僅是第一步, 他的征程還遠沒有結束。登上世界舞臺🍭, 為中國隊拿下一塊獎牌, 是他的下一個目標。 (高職學院)
袁明👰🏻👨❤️💋👨, 高職 (國際) 學院中美合作專業 2020 屆畢業生(現任我校科研助理) , 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雲計算”項目銅牌, “上海市優秀畢業生” 等榮譽稱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 2013 年開始搭建個人網站的時候🈳, 袁明還沒有意識到, 他已經踏入了 “雲計算” 的大門。2017 年就讀高職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 (中美合作) 專業後🤾1️⃣, 他多次參加信息安全、 大數據的市賽和國賽,技術功底有了進一步的加深加厚🍦。
興趣加上專業的培養與積累為袁明參與競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此, 袁明開始了在“雲計算” 的道路上不斷前進著, 先後獲得中國技能大賽—— — “四大品牌” 上海市職業技能大賽“雲計算” 項目二等獎和世界技能大賽上海市選拔賽 “雲計算” 項目一等獎🦹🏽♀️, 從而進入了世賽 “雲計算” 項目上海市集訓隊👶🏿。
堅持是通往成功的基石集訓的日子是艱辛而充滿挑戰的🧆, 但有了小夥伴們的陪伴和基地專家教練及老師們的關心, 這樣的日子又是非常充實的📝。有一次👨⚕️, 在進行一個技術點的研討時, 由於實驗比較復雜🙅🏽,他和小夥伴們對此項技術架構理解還不夠透徹,導致服務進程未能按預期方式實現👨👩👧,來指導的專家一時也未診斷出問題所在🌁。 在晚上回到宿舍後, 他和張文傑同學仍然沒有放棄, 一直在做實驗試圖攻克難點,最終在午夜 23:55 分, 找到了原因⛹🏻, 搞定了實驗結果, 並在訓練微信群內發布了截圖🕚。 袁明說: “當時的狀態就是很開心🧘🏼、 很有成就感! 當時訓練團隊的專家、 教練🦶🏿📧、 老師幾乎都在線🤦🏽,並且還在深夜零點回復祝賀😘,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們真真切切的關懷😂🤳🏿。”
這一秒不放棄, 下一秒就有希望。比賽猶如上戰場🤐, 袁明至今仍對充滿挑戰與戲劇
性的最後一次選拔賽記憶猶新⛅️。他清楚地記得🦀, 由於競賽環境的原因, 一道中等難度的題目的環境一直沒有初始化完成, 耽誤了一些時間,而沒想到後面一題的難度更大👦🏽, 非常考驗選手多方位的能力🏟, 他也一時未能實現🍵。隨著時間流逝🦓, 他絲毫不敢松懈🕑, 靜下心來排除一切幹擾, 不斷進行嘗試🧔, 終於在比賽快結束的最後五分鐘時攻克了各技術難點🏉, 成功得分👳🏿, 從而最終鎖定勝局。
自信是取得勝利的秘訣在全國技能大賽第一天的比賽過程中💂🏼,袁明開局比較順利,但後面情況復雜多變,遇到過幾次危險, 最終都被他一一化解。在第二天的賽程中, 競賽系統計分規則發生了變化👩🏻🦼, 因對一些操作結果的過早提交而導致失分嚴重,造成一個非常不利的開局☦️, 積分一度跌到近負 2 萬分🥑。但憑借著在長時間的集訓中打下的紮實的技能基礎🧒🏼, 以及層層選拔練就的強大自信, 讓他對此等場面不再慌張💓, 沉著冷靜🤟🏿👩🏿🦲, 最終成功完成所有要求的部署, 並追回大量分數, 最終以5 萬多分的成績鎖定當天排行榜第三名🥜🅰️。而有了前兩天的經驗積累👨🎓, 在最後一天的挑戰環節→🧏🏿♂️, 他不到 3小時就以當天滿分的結果率先完成了原本規定在 6 個小時完成的題目, 獲得了當天排行榜第 1 名🎲。
沒有完美的比賽🧑🏽🏭, 經過每天賽後與裁判徐玉清和隨行教練楊寅春老師的復盤和交流➙, 及徐曉林、 劉琰等其他老師遠程的指導和支持, 他也明確了自己的失分點和優化空間𓀗。他將再接再厲, 努力拼搏, 為將來能站在第 46 屆世界技能大賽的舞臺上做更充分的準備🫓, 為國爭光、 為校添彩。 (高職學院)
相關信息